中新網1月14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4日刊載《中國要如何實現軍事崛起?》一文,文章指出,在當前國際局勢下,中國的軍事崛起有需要也有必然,但中國在此過程中需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軍事崛起的可持續性;其次就是要實現基於國家安全之上的國防和基於國際責任之上的國際合作。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軍事崛起的議題變得越來越現實。隨著中國經濟的繼續發展,國家對軍事現代化的投入越來越大。這和其他國家沒有區別,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通過不同的方式轉化成為軍事力量。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從人均收入水平來看,也已經進入中等收入社會。這表明,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已經具備了相當的經濟基礎。同時,中國各方面的技術發展,也達到了一個轉折點或突破口。
  中國經濟“走出去”也必然導致戰略的“走出去”。任何一個國家,隨著其經濟力量走向世界,其軍事力量也會跟著“走出去”。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已經從一個資本高度短缺的國家,轉型為一個資本過剩的國家,同時又是一個貿易大國。
  這兩個事實表明,中國的資本也必然“走出去”。但如何保障走出去資本的安全呢?現在和早期殖民地主義的世界已經很不相同,已經有包括世界貿易組織在內的很多國際經濟組織,來保障各國在海外的投資。但軍事力量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減低,而且在增加。
  儘管主權國家之間的軍事衝突有減少的趨勢,但非政府角色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就貿易來說,海上航道的安全經常被海盜所威脅。國際恐怖主義更是對人類生活構成威脅。這些都需要軍事力量。今天,越是全球化,世界就越需要全球“公共服務”(public goods),包括海上航道安全、國際人、財、物免於恐怖主義的威脅等等。小國家還可以依賴大國家來提供公共服務,但大國必須負責提供全球性公共服務。
  中國的軍事崛起有需要,也有必然。但軍事崛起在一個國家崛起的方方面面中最為艱難。隨著中國的軍事投入的增加,國際社會也給予中國軍事現代化越來越多的關切。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其他國家視中國的軍事崛起為威脅,也必然會在軍事上和中國競爭,最終有可能導致中國和其他國家間的軍事競賽,這正是中國必須避免的。中國軍事崛起至少必須考慮如下兩個大問題。
  第一個大問題是軍事崛起的可持續性。軍事崛起有蘇聯模式和美國模式,前者表現為不可持續性,後者表現為可持續性。中國的選擇不言自明。
  中國軍事現代化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避免蘇聯的厄運。中國既要避免和美國進行軍事競賽,也要避免國民經濟軍事化。
  於國際責任構架內的軍事崛起
  中國軍事現代化的第二個大問題,就是要實現基於國家安全之上的國防和基於國際責任之上的國際合作。不和美國爭奪霸權,表明軍事現代化保持在防禦性水平即可。對外在世界來說,尤其是對中國的和平崛起來說,中國的軍事崛起必須考慮到區域化和全球化這兩個重要要素。必須把軍事崛起放置於中國大國責任的構架內。在這個構架內,中國至少可以制定三方面的政策。
  第一,制定一系列包括軍事透明化在內的軍事政策。
  第二,尋求不針對他國而針對區域或者國際秩序建設的國際合作。這種秩序最典型的就是上海合作組織。這類區域組織是針對解決這個區域內的共同問題。在軍事層面,上海合作組織所要解決的是恐怖主義,它並不是針對其他任何國家的。隨著各種要素的區域化和全球化,這類組織的重要性越來越顯現。
  第三,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必須用實際行動來表明,軍事崛起是為了提供區域和全球性的“公共服務”。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不可能一直採用“搭便車”的策略。“搭便車”既不能和中國的大國地位相吻合,更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的國際利益。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需要中國提供更多的全球性“公共服務”。中國在經濟上已經開始提供,主要是通過積极參与包括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發揮作用。在軍事上已經參與到聯合國主導下的“維和”活動。但這些遠遠不夠。
  國際責任也給中國的軍事和平崛起創造了條件。如果中國能夠把軍事崛起放置於中國的國際責任的構架內,其他國家不僅不會感受到“威脅”,反而會感覺到中國軍事崛起的必要性。從國際責任的視角看,中國的軍事和平崛起不僅必要,而且也是可能的。例如在中國派軍艦到非洲索馬裡海灣維持海上航道的安全問題上,在開始的階段,各國媒體紛紛發表意見,質疑中國,但到現在,這些國家不僅都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而且更相信這是必要的,是中國的責任。
  承擔國際責任可以有多種形式,既可以在聯合國的構架內,也可以和其他國家合作,也可以是單獨進行。在聯合國構架內履行責任,這方面中國並不難,已經展開,積累了不少經驗。和其他國家合作剛剛開始。這裡尤其要強調中美兩大國之間的合作。美國現在是全球責任最大的承擔國,但已經力不從心,因此要求中國承擔更多的責任。但中美兩國並沒有具有實質性意義的軍事合作。兩國之間互相猜疑。從長遠來看,如果中美不能合作提供全球性“公共服務”,雙方都很難單獨提供。兩國現在有戰略對話,在這個領域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單獨提供全球性“公共服務”則可能要到比較後期才會發生。今天,中國既沒有足夠的能力來單獨提供,很多國家也還沒有認同中國。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中國要提供,也會被其他國家視為是威脅。等到未來中國被世界接受,也發展到具有足夠的能力,中國才會開始單獨提供全球性“公共服務”。在現階段和今後相當長的階段,中國還是會在聯合國的構架內或者和其他國家合作來提供全球性“公共服務”。(鄭永年)  (原標題:外報:中國軍事崛起有需要亦是必然 要考慮兩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y29gyhh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